糖心:花田喜事2012-哈尔滨何以成为“亚冬之城”?揭秘冰雪运动背后的气象奥秘
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北国冰城哈尔滨再次吸引全球目光。这是哈尔滨自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后,再度与亚冬会“牵手”。
从速度滑冰到自由式滑雪,亚冬会的多项特色赛事,都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2月8日,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号揭秘“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冰雪运动背后的气象奥秘。
此前,为做好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已于2月4日9时进入特别工作状态。
哈尔滨何以成亚冬会理想举办地?
哈尔滨位于北纬44度至46度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且寒冷。气象数据显示,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哈尔滨平均气温通常低于10℃,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8.1℃(1970年1月4日),因此哈尔滨素有“冰城”的美誉。
哈尔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冰雪旅游城市,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寒冷的气候和长时间的雪期,使哈尔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成为举办冰雪运动的理想场所。
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位于“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地理优势,再加上中国最大的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不仅满足了冬季低温、降雪等基本气象指标,还完美契合赛事对场地和地理条件的要求。
据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付雯介绍,从气象角度来看,本届亚冬会于2月举办,确保了平均气温低于0℃并拥有充足降雪,这对于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滑雪等比赛项目至关重要。然而,温度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气温会导致雪质变硬,容易使运动员受伤,并影响观众的舒适体验。
另外,不同比赛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越野滑雪要求气温高于零下20℃,且5分钟平均风速不得超过10米/秒;自由式空中技巧则要求比赛期间1分钟的平均风速低于3米/秒。
根据气象部门对哈尔滨主城区和尚志市近30年(1991年至2020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降雪量和风速等气象资料,哈尔滨主城区平均气温为零下13.4℃,尚志市平均气温为零下15.1℃;哈尔滨主城区的平均降雪量为15.9毫米、尚志市为26.4毫米;哈尔滨主城区平均风速为2.4米/秒,尚志市为2.5米/秒,这些气象条件为举办室外冬季体育运动提供了理想的保障。
解析冰雪赛事背后的气象“因子”
作为冬季运动的核心,冰雪赛事不仅依赖运动员的高超技术和场馆的优质设施,还深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本届亚冬会冰上项目中的冰壶、冰球、滑冰项目分别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冰壶馆、哈尔滨冰球馆、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滑冰馆和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进行。冬季两项、滑雪和滑雪登山等雪上项目则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举行。从室内冰面温湿度的控制,到室外滑雪赛道风向风速、降雪、温度的变化,气象因素在比赛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雪上项目大多在室外进行,受温度、风向风速、降雪等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风向风速对滑雪选手的挑战非常大。
对于大跳台、空中技巧、U型场地等需要运动员腾空完成动作的项目来说,当风速较大(尤其是侧风较大)时,运动员可能会因身体失控导致空中姿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腾空高度、动作完成度,甚至偏离赛道,影响安全。特别是赛道起终点风向差异较大时,运动员会在不同位置遭遇不同风向的风,使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据快速变化的风向及时调整姿态,从而影响比赛成绩。另外,如遇降雪和大风同时出现,风吹雪现象会导致能见度显著降低,不仅干扰运动员视线,也可能影响裁判员对动作评分的判断。
如在2024—2025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锦标赛和全国单板滑雪大跳台锦标赛中,因风力影响,赛事顺延一天举行。
除此之外,降雪对赛道雪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降雪会改变赛道雪质,从而影响滑行速度和稳定性。一般来说,温度、湿度、密度的变化会使雪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不同比赛项目对雪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高山滑雪的回转类项目需要硬度高、摩擦力小的冰状雪赛道,有助于运动员提升速度;而自由式滑雪的大跳台项目坡道上需要铺设底层、中层、表层三层不同密度湿度的雪,以保证比赛更安全。
另外,雪质的软硬也受温度影响。当气温较高时,积雪湿度增大,雪质松软;当温度较低时,持续的极寒天气会导致雪质变硬,甚至出现比较厚的冰晶层。如果选手未提前掌握和预判雪质情况,进而未有效调整相应技战术,则很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或摔倒,甚至带来危险。
中国气象局已启动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目前中国气象局执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专人值班制度,保证通信畅通;根据天气演变情况,认真组织做好特别工作状态期间的加密观测、专题会商、滚动预报、跟进服务、技术支持、后勤保障及科普宣传等工作。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已组建起3部相控阵雷达、10套交通气象站以及哈尔滨117套、亚布力37套气象观测设备组成的“地空天”严密气象监测站网,本地化构建“分钟级、百米级”精细网格预报产品体系,实现黑龙江全省1公里、哈尔滨主城区和亚布力赛区100米且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气象要素预报,输出全省148个、哈尔滨地区78个站点的单点逐小时预报。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还按照赛事和城市运行需求,制作发布亚冬会气象专报、MOC气象服务专报、亚布力气象服务专报、旅游交通气象服务专报以及逐小时中英文实况等服务产品,为亚冬会会期确定、火炬接力、开闭幕式、各类比赛开展等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气象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