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是在大巴车里:黑料网 - 今日黑料 独家爆料 正能量-马上评|遇大事有良将:88岁钱七虎院士出马的启示
连日来,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段抢修工作牵动着国人的心弦。
2月9日晚上南京地铁的一则通告又将这一牵挂的心弦拨到了“高点”。通告称,“受浦口大道与横江大道交汇处附近地下水渗出影响,2月5日南京地铁启动10号线江心洲站至临江站运行区间封闭抢修,并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全程指导方案制定、应急处置、评估论证等工作。经专家组评估,该区间地下水渗出带来的安全风险已消除。南京地铁正按照专家组论证意见加紧开展土层加固、结构强化、设备维护、评估监测等工作,预计3月1日全线恢复常态运营。”
通告字数不多,但“事”并不小:从2月5日到3月1日接近1个月的封闭抢修期意味着这是一个艰巨的抢修工程。也因着这则通告的表述,国人对此次南京地铁抢修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牵挂。
但专业的媒体和媒体人则会从这则通告中“读”出更多的信息点。比如,2月10日午间,澎湃新闻刊发题为《88岁钱七虎院士出马处置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段抢修工作》的文章,将这则通告里面不寻常也不易为外界释读出来的“信息点”直白地表达了出来。
这个信息点为何重要?钱七虎院士是谁?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9196639464_HMEttA_17391966737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钱七虎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防护工程领域著名专家、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钱老的简历引用到此为止就可以了。上述通告的起草者心里明白、网友心里也明白:钱老来了,南京地铁安了。
网友说:“这才是专家。”“为国铸长城。”网友说:“钱老出马,那大家确实安心了。”“钱老亲自出马,安全保障没问题。”还有网友说:“奠基人都出马了!这是关乎安全的基础结构问题,相信一定可以有解决方案!”
古人常说,闻鼙鼓而思良将;今人可谓:遇大事而有良将。
今日之中国,之所以每遇大事而有静气,主要就是因为有钱老这样各行各业的“良将”托举,才给了我们勇于前行、遇事不慌不忙的底气和勇气。
国之干城,民之卫士,是今日中国之“良将”。除了钱七虎院士,这样的“良将”还有很多。
近日黄旭华院士的离世引发国人一片哀思: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原因无他,只因为黄老为中国之“良将”。为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曾隐姓埋名30年,甚至不曾透露自己的工作。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也来到了追悼会现场,沉痛悼念黄旭华院士,这是老友送别功勋。
李德仁院士,中国测绘遥感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开创者之一。2024年7月,李德仁院士曾偕夫人专程探望了黄旭华院士。这是一场“最高奖”对“最高奖”的探望,两位院士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一句“保重”,当院士遇上院士、测绘学科开拓者遇上核潜艇开拓者,国人心安。
这些国之“良将”,他们的平时生活不像明星那样有那么多的闪光灯,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他们隐身于普通人中间。但一旦国有大事,挺身而出的就是他们。
国有大事,良将即出,这是国家的底气。
(作者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