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外来工女人吧-马上评|治理“龟速车”,也是一次驾驶文明的升级
4月上旬,上海内环内高架道路将实现无人机自动巡飞全覆盖,其中,“分心驾驶”的龟速车将成为查处的目标。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大快人心”。
所谓“龟速车”,指的是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有最低限速的道路上,一些行驶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车辆。
之所以要做出处罚,主要是因为“龟速车”会造成道路通行效率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当车辆行驶速度每降低10千米/小时,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约15%,可见“龟速车”也是造成道路拥堵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快速路上“龟速车”还会引发不小的道路风险。车辆速度太慢,往往会导致后方车辆频频降速、变道,增加了道路上的变量,也增加了事故风险。
一些现实案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2024年9月15日,在沪蓉高速湖北境内就发生一起事故,慢车道内一辆小汽车以极低速度行驶时,被后方一辆轻型货车猛烈追尾。因此,整治“龟速车”,归根结底还是出于道路安全的考虑。
事实上,如今有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了类似的整治,成都、济南等地的处罚标准也多是扣3分并处以50到100不等的罚款。相信在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的今天,类似措施有可能进一步普及。
当然,“龟速车”的原因很复杂,当中做出一些区分是有必要的。比如尤其应当整治的,是不文明驾驶所导致的龟速,比如看手机、打电话等。
今年3月22日9时许,上海就利用无人机发现并处罚了一辆“龟速车”,并因为该车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由此对其驾驶员作出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此外,上海警方还公开发布了一些“龟速车”的监控视频,显示驾驶员在一边使用手机一边驾驶,对于这些行为理当进行处罚。

成都对“龟速车”通过LED显示屏进行提醒。
但还有一些情况也可能导致龟速,比如新手上路、对道路状况不熟悉、没注意到限速标识等。对于这些情况,进行一定的谅解,体现宽严相济也是必要的。
比如成都的方式就是发现“龟速车”后会通过道路LED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对驾驶员进行提醒,之后进行视频回溯,若存在开车玩手机等驾驶违法行为,再进行处罚。这就一定程度保证了处罚的合理性——先提醒,如果确有问题再行处罚。
相信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如今已经具备了精准识别的可能性。那么相关部门在制定“龟速车”处罚标准时,也不妨做出区分,杜绝看手机等违规驾驶行为,对特殊状况进行充分的提醒和教育。
无论如何,城市纷纷开始治理“龟速车”,也是一次驾驶文明的升级。如果说对于“超速是违规”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那么现在也要重新明确“过慢也是违规”“谨慎驾驶不等于龟速驾驶”。广大驾驶员也应该对“龟速车”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遵守道路通行秩序,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