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免费下:成人qq空间-林间徐行寻风眠——关于浙美“徐宗帅捐赠纪念展”
4月19日,“纪念林风眠诞辰125周年|林间徐行——徐宗帅捐赠纪念展”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馆史馆对外展出,展出林风眠精品彩墨及其身前穿过的睡袍以及相关林风眠研究文献等,这些展品都由林风眠研究学者徐宗帅捐赠。
徐宗帅(1948年-2024年),温州人,长期致力于林风眠研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收集林风眠相关人物和资料,而且每每必是亲眼所见所闻。因而被誉为国内拥有林风眠资料最多的民间“第一人”。
2024年3月,徐宗帅与夫人庄丽青女士将珍藏多年的林风眠的六幅彩墨绘画,以及沙孟海、夏承焘的书法精品,悉数捐赠予浙江美术馆。只惜天不假年,他于4月19日抱憾而去。

展览现场
同年9月,时任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老师对我说:“2025年是林风眠诞辰125周年,亦是徐宗帅先生逝世一周年,美术馆要办一个‘捐赠展’,你来做策展人之一”。与陈纬老师一起实地察看“捐赠展”场地——浙江美术馆馆史馆(俗称将军楼)。我十分钟意这座浸润民国风韵的建筑,因为它与林风眠笔下温润的西湖比邻而居。当观众驻足凝神静观画时,似能听见湖风传来的林风眠的艺术回响。

浙江美术馆
若将林风眠研究比作一片森林,浩瀚无边,深邃无垠,林随平野尽,葱茏入眼来,那么一心致力于林风眠研究的徐宗帅犹如行走在林间崎岖小道上的行者,步履蹒跚,徐徐而行,且又义无反顾,一行便是20年。借此寓意展览以“林间徐行”为题,共展出6件林风眠精品彩墨及其身前穿过睡袍,与所捐的沙孟海夏承焘书法作品,及相关林风眠研究文献。
与徐宗帅老师深入交往,始于2019年日本留学期间。当时他正着手“林风眠与日本”课题,并专程赴日搜集相关史料。记得那个春日,陪同徐老师参观东京都美术馆。这座举办过多场重要展览的美术馆,正是1930年林风眠先生以国立艺专校长身份,率领教授们举办“西湖艺展”的场馆。当我们步至馆内著名的“精养轩”西餐厅时,此处也是九十多年前日本艺术界为林风眠教授们举办欢迎茶会的场所。我好奇地向他请教:“怎么会研究林风眠绘画艺术的?”
生于书香世家的他回忆道:“自小喜欢读书,喜欢书画。1962年读初中的暑假时,家父(徐勉)为了让自己打好古文基础,特意给他买了套《古代诗歌选》,这套启蒙读物中就有林风眠的江上渔者插图。次年又在1963年第2期《小朋友》封底,再次“遇到”林风眠所绘的大公鸡,自此便被林风眠的艺术吸引。”
正是基于这段口述,本次展览特别将《古代诗歌选》与1963年第2期《小朋友》杂志作为开篇展品,以此呈现徐宗帅先生的林风眠研究缘起。

展览现场
要想了解徐宗帅为何将林风眠研究作为自己余生的课题,须从他父亲对他的影响及一批老先生交往谈起。年轻的徐宗帅曾向沈本千学习山水画,向沙孟海请教书法,向夏承焘讨教诗词。展厅中不仅展出沙孟海遒劲有力的《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与清隽典雅的夏承焘《重阳登北高峰词》这两件书法精品,并配以徐宗帅七八十年代的日记原件,讲述这两件作品收藏始末。正是年轻时在书画等方面的修养提高了他的艺术眼光和鉴赏能力,这也是他研究林风眠的一个大前提。
展厅中挂着一幅世界地图,记录着他20年间,万里千寻的足迹。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一批林风眠研究学者。如朱朴、郑重、何怀硕、王泽良、陈龙、高美庆、易凯、胡擎元等。
走近林风眠贴心学生潘其鎏,是徐宗帅林风眠研究的重要成果。2011 年 8 月再度赴美,在潘其鎏画室寻找任何与林风眠相关的遗物。潘其鎏戏称徐宗帅又在“捡垃圾”。在画室内壁柜中,搬开一堆堆杂乱堆放的画框后,找到了一件全毛尼料,款色庄重,品位高雅的睡袍,唯遗失了一条腰带。潘先生补充道:“这件是林先生穿过睡袍。”2020年,徐宗帅将这件睡袍无偿捐赠给梅州林风眠纪念馆,成为该馆重要藏品之一。

徐宗帅(左)在潘其鎏美国家中
在此要特别感谢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以及《林风眠年谱长篇》一书合著者之一林勇军老师。纪念展开幕之前,林老师亲自携带,千里迢迢将睡袍从梅州护送至现场。如今,这件留有历史余温的林风眠生前遗物,与其他六幅不同主题的林风眠彩墨作品,《睡莲》的静谧,《风景》的苍茫,《仕女》的温婉,《静物》的质朴,《花卉》的绚烂以及《故乡》的深情,共同构成了展览的核心展品,展现在观众面前。

徐宗帅及其夫人捐赠的《睡莲》67X67CM

徐宗帅及其夫人捐赠的《仕女》
展览的最后单元,陈列着徐宗帅出版著作:《林间徐行》《林风眠年谱长篇》(令人欣喜的是该书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随风记:林风眠研究日记》《风语者:林风眠研究访谈》《来风录:林风眠研究通信》等。

《林风眠年谱长篇》
2008年林风眠遗散的几幅画作因机缘巧合,来到徐宗帅先生身边,此后便一直伴随着他,直至生命终点。那些穿过指缝的时光散落在六幅画作上,无声地见证了他多年研究林风眠的学术生涯。去年画主人驾鹤远行,今天将徐宗帅先生所捐的六幅林风眠绘画精品重新展出。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画比人更长寿。画在,人未远。
(作者系艺术研究者,徐宗帅学生,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