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输了任对方看和玩部位一个月:仙子玉臀翘起迎合巨龙-关税战下何处是避风港?华尔街找到了“世外桃源”:亚洲消费股
财联社 4 月 21 日讯(编辑 潇湘)多家华尔街机构近期表示,全球贸易战正为亚洲消费股带来利好,因投资者有望涌入那些迎合本地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公司寻求庇护。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们在 4 月 2 日关税大战后发布的报告中均推荐了亚洲必需消费品板块,敦促投资者转向防御。而富达国际则更是明确表示,该公司买入了此前遭受打击的中国消费类股,押注这些公司将受益于刺激政策。
自 4 月 2 日以来,MSCI 亚太必需消费品指数已上涨了 5%,是 11 个板块中表现最好的,其表现远远超过了大盘基准指数同期 2.5% 的跌幅。在此期间,中国连锁超市永辉超市和日本神户物产株式会社的涨幅曾一度高达逾 19%,其他一些饮料和乳制品生产商也表现不俗。

盛宝市场新加坡首席投资策略师 Charu Chanana 表示,这种超预期表现预示着 " 投资者心态的转变,从追逐全球增长和出口转向寻求内需弹性的庇护 "。
" 投资者开始对一个更加分散、保护主义盛行的世界进行定价,在这个世界里,地方政策支持和消费更为重要 ",Chanana 指出。
尽管旷日持久的贸易战鲜有行业能幸免,但必需消费品板块在经济承压时期往往能展现出韧性。而亚太市场上这一板块眼下的另一个利好因素是:与 MSCI 亚太信息科技指数自 2019 年以来基本不间断的多年上涨相比,必需消费品板块在 2024 年之前已连续四年下跌,这也表明该板块有着巨大的追赶空间。

轮动料将延续
随着诸多财政刺激计划的公布,新一轮轮动可能会延续。
中国政府最近列出了多项措施,以刺激家庭在餐饮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而韩国则将补充预算计划提高到 12 万亿韩元 ( 84 亿美元 ) 。在印度,高于正常水平的季风预报也有望提振农村需求。
富达国际客户投资组合策略师 Terrence Kan 表示,富达国际已利用 4 月 7 日 A 股和港股回落的机会,增持了必需消费品及部分旅游相关可选消费股。同时,他目前更为青睐于在中国内地上市而非香港上市的股票,因为它们可能从政府方面的支持措施中获益更多。
而在当前这段市场动荡时期,亚洲消费类股的表现也好于美国和欧洲的同类股票,这要归功于当地政策支持的迅速承诺。
高盛策略师在 4 月 6 日报告中已将对亚洲必需消费类股的评级从市场权重上调至超配,称这些股票更倾向于 " 内需与防御性 "。摩根大通策略师上周四对东南亚市场的该板块也采取了类似操作。
Tokio Marine Asset Management 首席投资官 Hironori Akizawa 表示:" 必需消费品不是一个需求波动很大的行业,对美国出口敞口较大的公司相对较少。一个积极的情况是,各国央行将采取降息措施,刺激消费。"
相比之下,由于市场预期家庭将削减非必要开支,可选消费品股票收到的打击要更为明显。MSCI 亚太可选消费品指数自 4 月 2 日以来已下跌逾 5%,跌幅位居各行业第二。
安本投资亚洲股票高级投资总监 James Thom 表示,必需消费品板块的一个风险是通胀再度抬头,这可能抑制市场热情。
不过目前市场正在形成共识:必需消费品是更为安全的押注。未来 12 个月,该板块的盈利增长将是 MSCI 亚太指数的两倍。
AT Global Markets 悉尼首席市场分析师 Nick Twidale 认为," 在当前环境下,必需消费品仍将是投资者关注焦点。若风险偏好回归,资金可能重新转向可选消费和服务业板块。但我觉得这需要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转变立场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