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p官方下载:吻胸技巧-民生访谈|让餐饮店选址合规性可查、社区妙趣横生,上海有实招
【编者按】
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如何为民解忧、马上就办?如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由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正在火热进行,今年的访谈将以“投资于人,打开民生新空间”为主题,为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架设沟通桥梁。
4月2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走进直播间,就城市烟火气、美丽上海建设、碳普惠账户等热点话题予以回应。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 主办方供图
在网上即可查询餐饮店选址合规性
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门店,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但由此产生的油烟污染,却成了市民的烦心事。如何平衡好油烟味和烟火气,相当考验执法者的智慧。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为做好前置服务,上海已组织各区梳理禁设地址。目前全市共有餐饮禁设地址点位6万多个,商家或者居民登入“一网通办”网站,搜索“餐饮服务项目选址生态环境风险提示服务”,输入相关地址,就能快速查询到选址的合规性。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共审批了1.5万家餐饮相关企业,其中只有9家餐饮选址有问题。
在确保增量的前提下,针对存量的情况,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历年的投诉和举报进行梳理,明确了约50个重点区域和点位,具体分析问题,力求既让市民既吃得到大饼油条,也管得好区域内油烟问题。
具体而来,有的商户通过引导调整业态的方式,以蒸煮代替油烟。有的商户则会通过组织共治的方式,比如浦东塘桥街道,相关街道组织业委会、居委会和一些餐饮户一起商量怎么装一个共用烟囱,群策群力,实现生态保护的多赢局面。
更新社区边角地面,打造市民身边的郊野公园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去年上海已转入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新阶段,从传统上解决市民身边的环境问题,转向更多考虑满足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需要和新期待。下一步,上海将着力推进这四类生态空间的建设。
第一类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亲绿”生态空间,主要指公园、绿地和森林,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经有各类型共973座公园,距离“千园之城”的目标更近一步。
第二类是水亲岸绿、人水相亲的滨水空间。除了“一江一河”已累计贯通100多公里外,上海还发布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预计今年会发布105个幸福河湖。
第三类是沪派江南、移步见景的田园空间。现在上海95%的行政村都已经实现了农村环境整治的一轮整治,未来将进一步打造一批美丽乡村。
第四类是妙趣横生、和谐共生的社区生境空间。今年将大力拓展打造市民身边的郊野公园,基于社区的边角地面进行城市更新,做一些能够给鸟类、昆虫和蝴蝶提供食园、果园和庇护场所的栖息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目前这一做法已有相关标准,全市各个区都在探索。
将开发推广更多碳普惠应用场景
碳普惠作为一种创新的自愿减排机制,旨在通过量化、记录和激励个人、社区、中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激励市民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上海推出了碳普惠机制,目前进展如何?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表示,目前碳普惠已有公共出行的场景,主要涵盖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互联网租赁的单车及乘用电动车。未来将加快步伐开发推广居民节电、旧物回收等应用场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依托区块链的技术,把市民的后台信息整合在一起,把场景打通并做好关联,把积分标准算好。
除了应用场景外,权益消纳和兑换通道也将进一步丰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目前已有实物的、非实物的各种权益兑换的类型。考虑到广大市民需求不一样,有的喜欢兑换商品,有的侧重公共服务,未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通过各个场景权益提供方不断完善场景,争取更丰富、更多元。
目前,“随申办”App已经上线碳普惠专区,市民开通“碳普惠”账户,记录生活中的减碳行为,就能用积分兑换各种权益商品。